编者按:夏日时分,日照大地,长空如洗,草原辽阔,从高山至草原,沿沃野至河畔,内蒙古大地洒满了大自然的颜色,生机勃发。6月5日-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听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让内蒙古税务系统干部职工深受鼓舞、倍感珍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区税务系统上下引发强烈反响。
五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发展全局出发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是内蒙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要责和重任。
“内蒙古产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良策。6月7日,在首府呼和浩特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
5年来,呼和浩特市抢抓政策机遇、盘活资源潜力、集聚科创优势,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绿色经济、新能源新材料行业逐渐成为引领带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中环产业园是内蒙古最大的光伏产业园区,是呼和浩特市重点打造的集成电路半导体单晶硅和新能源光伏单晶硅制造基地。目前已有16家企业入驻,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主板上市企业1家,形成了以中环产业园为主要集聚区,以中环为链主,鑫华、鑫环、欧晶、中晶、欧通等多家企业参与的产业联盟。2022年,产业园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半导体单晶晶体产能2500吨、光伏单晶晶体产能95GW、光伏单晶晶片产能28GW、高纯石英坩埚产能12万只,就业人数超过1.2万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环产业园考察离开时,对企业员工说:“你们企业和园区办得不错,看了感到很提气。”
呼和浩特市的硅材料产业已经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正在逐步由光伏材料产业基地向“中国硅谷”转型升级。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精准“灌溉”。据了解,中环产业园是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的重点管理服务对象。“我们建立了辖区内光伏企业成长台账,根据企业发展规划与时间节点,主动对接、定期走访,进行‘点对点’跟踪服务,提醒企业用足、用好、用对各项支持政策,确保税费优惠红利直达快享。”该局纳税服务股股长毕斯特介绍道,“同时,我们在优化重组模式、强化内控审查、防范和化解涉税风险等方面也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涉税无险、发展无忧’。”
近年来,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部门紧紧围绕“高新区”的理念、定位、格局,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从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和培育产业集群的高度,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型企业—拟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梯度培育模式,助力企业像丁香树一样,在青城深深扎根、茁壮生长、散发芳香。
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也是呼和浩特市着力培育“六大产业集群”的有力行动。呼和浩特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苗福成表示:“作为首府税务部门,我们定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扣落实五大任务,充分发挥‘绿色税制’的激励效应、‘税费红利’的支持效应、‘营商环境’的服务效应,以税收高质量发展助力内蒙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在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示范园区要在推广现代农业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在黄河“几字弯”的“塞外粮仓”河套灌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河套灌区灌溉工程是千年基业,要继续完善提升。
据了解,为了激发农牧产业动能,推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各级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费优惠政策对农牧业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引导涉农涉牧产业结构调整和不断优化,助力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形成,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落实各项农牧业生产税费优惠政策,2022年全区各类涉农涉牧企业减免税款36.66亿元,有效降低农业生产企业税费负担,助力自治区特色农牧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落实涉农金融服务优惠政策,2022年实施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按90%减计收入政策,累计为纳税人减税约6.5亿元,促进金融企业化解和处置信贷风险,有力支持“三农”发展。
“2022年,我们为近30家涉农企业办理留抵退税1400多万。未来,我们税务部门将持续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当好‘纳税服务勤务员’,为绿色农业发展注入‘税力量’,带来‘新动能’。”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巴彦淖尔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刘勇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时强调,科研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当党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在6月8日召开的汇报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着力理论学习向具体实践、调查研究向成果转化的延伸,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观指引税收政策落实,不断加强基层税务部门政治机关建设,筑牢基层一线征管服务桥头堡作用,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组织建设同税收业务双融合,注重通过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提升绿色经济发展,在广泛走访调研中问计问需于纳税人缴费人,以高质量调研成果推动新能源企业、环境保护企业成长。”自治区税务局党建工作处张静红表示。
内蒙古自治区税务系统承担着落实宏观经济政策和服务微观经济运行的双重职责,一直坚持在主题教育中大兴务实之风,围绕“让纳税人满意”,聚力“调查研究”,在“沉”字上下功夫,“浸”入基层听情况,“心”到基层解难题,聚焦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形成责任清单、任务清单,一条一条研究,一项一项解决,将调查研究与主责主业相融合,真正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出实招,并以此为契机推进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力以赴凝聚更大共识、树立更高标准、拿出更实举措、谋求更好成效,以更优质的服务营造更良好的环境,切实把调研成果体现到推动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生动实践中,书写好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税务答卷。”自治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高俊宏表示。